关于“校训”的公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17浏览次数:709

学院在向全院师生征集建议,征求有关语言文学专家、教育专家意见基础上,经院长办公会多次提炼、研究,拟定了校训及释义,现予公示如下:

训词:“明德 爱国 善进 匠心”

释 义: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作为《礼记·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中华民族的最高精神追求,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尚书.咸有一德》中指“明德”为一德,又称乾德、大德、正德、元德、上德。《资治通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明德,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为自己负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亦即大学要以明德为先,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爱国: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词语,是世界各国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人类文明社会不变的价值追求,更是公民意识培养最核心的内容。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正是在“爱国”旗帜引领下才得以绵延不绝、兴旺发达。近代尤其五四运动以来,“爱国”成为挽救民族危难、创造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力。今天,“爱国”已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肩负传扬“爱国”使命的大学,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爱党爱国爱家爱人爱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善进:汉语大字典释义为:完好、健全、成功;美好,圆满、吉祥;和善、亲善、善良、慈悲;改善、善于,擅长、通晓等意。《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集注》:“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已渗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说文》中称:“进,登也”,为“进取、奋发图强、永无止境”之意。善进既是坚定追求成功、奔向美好,又是勇于奋发图强、永无止境开拓进取。善进,既是对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呼应,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当代大学“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时代命题的具体落实。

匠心:唐人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是精巧构思、一丝不苟、精雕细琢,不断开拓进取、坚守执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一所面向建设领域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工科大学,学院要努力为产业兴国、实业强国培养无数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程师,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无数拥有“匠心”的“大国工匠”。

“明德 爱国 善进 匠心”是有机整体。是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灵魂血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扬中国人奋发图强、永无止境进取精神,传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履行学院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实现产业兴国、实业强国的追求高度统一。

全院师生于5个工作日内,将关于拟定校训的意见、建议发至jxs@ajduc.edu.cn

特此公示。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办公室

2019617